下一个全球最大的研发投资国,会是中国吗?
原文以Why China needs your scientific expertise为标题
发布在2018年1月17日的《自然》职业指南上
原文作者:Denise Hruby
科研是中国转型计划的核心。
2011年,Raymond C. Stevens带着好奇心,来到上海开启他9个月的假期。这位化学家在美国事业有成——不仅在南加州大学成立了实验室,还创建了三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但是他感觉中国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研究前沿阵地。
重庆夜晚明亮的大桥使得传统农舍显得黯然失色。
图片:Mark Horn/Getty
“当初是想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感到好奇,比如在中国如何开发药物,另外也想让我的三个孩子体验中国的生活,因为这也许可以给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机会。”Stevens说。他如今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所长,并且还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初创公司。虽然Stevens很喜欢在中国的生活,但是他和家人想要与美国的亲戚住得更近些,因此在6年后决定回国。尽管如此,Stevens每年仍有大半年的时间在上海工作。
无论你是终身教授还是刚刚开始博士后研究,都很难不注意到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雄心。在去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坚定提出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据预测,中国将在201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研发(R&D)投资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领导人一直致力于人才转型,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2006年,中国宣布了十五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从研发支出到专利申请数量,从各个方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目的在于将中国从廉价劳动力中心转变为一个由自主创新驱动的经济体。2016年,中国领导人宣布到2050年,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详见“强劲增长”)。
来源: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Stevens说:“中国在文化上非常重视科学,就像美国重视体育一样。学生们对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在中国工作最让我感到兴奋的一点。”
研发投资对于中国的稳定发展非常关键。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渐成熟,它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减慢。预计201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超过6.4%——这与近十几年来每年约10%的快速增长形成巨大落差。除了经济增速减缓外,中国还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数量减少的双重压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只有约一半的人口处于工龄期。
为未来投资
中国领导人早已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因此大力投资新生企业。2015年,各地方政府为初创企业提供的经费总计达3326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223,000家公司在企业孵化器的帮助下成立起来。麦肯锡公司称到2025年,创新对中国GDP的贡献可能高达50%。中国希望到2020年,在国内拥有超过10,000个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其他的初创企业避风港,在国外拥有100个。从设计新型半导体和化学产品到重塑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中国将依靠其不断壮大的科学家和创业者群体发展创新经济。
全国各地都在建造最前端的研究设施,而且科学家表示研究经费很充足。“我感觉北美速度非常慢。在中国,你可以得到所有你需要的支持和经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裁邵忠琦说,他之前在加拿大的多家医药公司工作了几十年。
中国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发展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根据政府数据显示,全国有43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在淘宝上出售小物件、家具、干果等各种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创收途径。在城市的街道上,到处可见年轻创业者发明的共享单车。他们希望这样能够帮助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
中国也在运用技术解决社会日益老龄化所引起的问题。许多公司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上百万个人工短缺的低技能和劳动密集型岗位。中国的老年人也受益于技术: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于辅助医疗,还有一些能歌善舞的机器人在养老院里帮助减轻老人的孤独感。
未雨绸缪
中国共产党执政近70年,带来了社会稳定,使政府能够制定和执行长期计划。从十三五规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要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为了促进创新,政府将着力使研发投资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1%增加到2020的2.5%,达到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家相当的水平。如果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则中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的研发支出预计将超过1.2万亿美元。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技术创新投资国。2015年,中国的研发支出超过2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增加了高等教育投资,并建造了一流的研究设施——人力资本投资被视为推动创新的关键。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5年的48.5人增加到60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上升到10%。尽管如此,雇主认为中国的毕业生还是缺乏创新想法所必需的软技能,比如辩证思考和高效交流的能力。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学系教授曹聪表示,过去的投资正在慢慢见效。他说:“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相当大,中国大学正在培养更多更优质的毕业生。”
政府也在大力投资,弥补研究和商用之间的空白,如成立了一项94亿美元的全国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私营创业公司的发展。此外,中国还投资了诸多旅游业在线服务。甚至在小城市,创新园区和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有些还为就业人员提供长达5年的免费住宿。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以享受城市政府的财政补助,比如免租和减税,这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创业信心。
虽然中国在某些创新领域,比如汽车引擎设计或新药研发,仍旧落后于高收入国家,但是近年来的政策似乎也取得了切实成效。根据《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从专利申请到教育支出等几十个方面考量),中国在2017年超越爱沙尼亚和澳大利亚,从原来的25名升至22名。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2015年计划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比2014年多了一倍,这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不过,无论他们做什么,都必须与时俱进——因为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0536-1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press@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